您当前的位置 :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>娱乐 > 正文
《风起陇西》:“烛龙”究竟是谁?诸葛亮真的搞过间谍吗?
2022-05-19 10:23:14 来源:今晚报

间计下。

《晋书》是这么写的:“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,又虑其为患。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,亮欲促其事,乃遣郭模诈降,过仪,因漏泄其谋。”诸葛亮痛恨孟达反复无常,又担心孟达回到蜀汉会增强李严实力,于是派间谍郭模到曹魏诈降,故意向曹魏官员申仪透露“孟达要叛变”的消息。申仪赶紧报告司马懿,而司马懿则写信安慰孟达:“蜀人愚智,莫不切齿于将军。诸葛亮欲相破,惟苦无路耳。模之所言,非小事也,亮岂轻之而令宣露,此殆易知耳。”蜀汉那边都对您切齿痛恨,诸葛亮不可能让您回去的,所以故意派间谍透露消息,目的就是让我对您有疑心。您放心好了,我从来不怀疑您对曹魏的忠诚。孟达收到这封信,犹疑不定,推迟了叛魏归蜀的行动,几天后就被司马懿攻进城池,斩首示众。

对外反间计,对内设暗探,对内对外都搞间谍战

像这样的反间计,三国时期实在是层出不穷。

比较著名的,曹操为了平定马超叛乱,故意写信给马超的得力助手韩遂,故意将书信内容涂抹得不成样子,使马超不由得不怀疑是韩遂涂改了书信。这段历史载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本纪》,后来又被演绎成了《三国演义》里的著名故事。

还有司马懿攻打东吴,部将钟会使出反间计,让间谍装扮成东吴人,去给东吴大将全琮的儿子送信,谎称东吴朝廷要杀全琮。结果呢?全琮的儿子信以为真,开城迎接司马懿的兵马,使曹魏兵不血刃占领了东吴重镇寿春。这段历史载于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,绝对算得上三国时期间谍战的成功案例。

《风起陇西》里有曹魏拦截蜀汉情报并进行篡改的剧情,历史上也有原型。在《魏书》第十四卷,孙权与诸葛亮联合攻打曹魏,互派信使传递情报,却被曹魏间谍接连截获。曹魏官员刘放“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……封以示亮”,将孙权发出的情报内容改头换面,再重新密封发给诸葛亮。

不过,像剧中曹魏天水郡太守郭淮设立的情报机构“间军司”,还有诸葛亮亲信杨仪在南郑设立的情报机构“司闻曹”,都出自艺术虚构,三国时期并没有这样的机构。真实历史上,曹魏和东吴倒是培养了一批主要用来监视国内臣民的暗探,名曰“校事”。

早在公元213年,曹操被汉献帝封为“魏公”,就开始设立校事。到了公元222年,孙权被曹丕封为“吴王”,也设立了校事。这些校事的共同特征是,文化水平极低,道德水平极差,表面上对统治者忠心,实际上利用特权谋取私利。

按《魏书》第二十四卷记载,曹操手下的校事在几年间“举吏民奸罪以万数”,让上万臣民背上罪名。按《吴书》第二卷记载,孙权最信任的一个校事“性苛惨,用法深刻,太子登数谏,权不纳,大臣由是莫敢言”,生性苛刻残忍,到处罗织罪名,太子劝谏而孙权不听,文武百官都不敢再发表意见,孙吴政治自然是越来越黑暗。

曹魏后期,司马懿与曹爽争权,对内间谍战发展到极致。司马懿“阴养死士三千,散在人间”,司马懿的妻子张氏则因为家中婢女无意中看到了一封密信,唯恐对方泄密,“遂手杀之以灭口”。更变态的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,仅仅因为自己的妻子夏侯氏是曹魏集团的亲戚,而自己又想篡夺曹魏政权,竟然在毫无征兆的前提下将妻子毒死!

乱世之际,人命如同草芥,无论统治者是为“兴复汉室”还是为“一统天下”,都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别人的性命。但是根据“黑暗森林法则”,他们又有一万个这样做的理由,因为处处是间谍,处处是暗探,他们也搞不清楚到底谁才是潜在的敌人。所以我们应该为生逢和平时期而感到庆幸,并且一定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和平。(李开周)

关键词: 风起陇西 马伯庸同名小说 历史背景 诸葛亮南征
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