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>娱乐 > 正文
《风起陇西》:“烛龙”究竟是谁?诸葛亮真的搞过间谍吗?
2022-05-19 10:23:14 来源:今晚报

前几天,由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二十四集古装谍战剧《风起陇西》首播结束,备受好评。这部剧不仅剧情紧凑,服化道讲究,而且在每集片尾都送上一个《陇西独家情报处》小短片,由剧中人解说剧中事,帮助那些感到烧脑的观众回顾剧情、剖析人物,真是非常贴心。

《风起陇西》的历史背景是三国,主要剧情是谍战,核心人物是代号“烛龙”的双面间谍陈恭,我们熟知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也作为重要角色频繁出场。陈恭在三国历史上真的存在吗?诸葛亮真的搞过间谍战吗?我们不妨一边回顾剧情,一边探讨历史。

“烛龙”究竟是谁?剧情与原著差别很大

首先有必要说明,跟马伯庸原著相比,剧情做了不少改动。比如说“烛龙”究竟是谁,剧情跟原著就不一样。剧中的“烛龙”是陈恭,先从蜀汉打入曹魏,担任天水郡主簿,又从曹魏回到蜀汉,升任司闻曹领导,最后与诸葛亮的亲信杨仪和杀父仇人冯膺联手,一起迷惑曹魏大军,一起搬倒诸葛亮的政敌李严,在对外和对内的间谍战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原著里的“烛龙”则是狐忠,表面上是大将军李严的亲信,实际上是曹魏安插在蜀汉的间谍,最后真相揭开,他竟然始终忠于诸葛亮!

无论是原著里的“烛龙”狐忠,还是电视剧里的“烛龙”陈恭,都是双面间谍,都担负着两项使命:第一,让曹魏上当,帮助诸葛亮取得北伐的军事胜利;第二,让李严上当,帮助诸葛亮扫清蜀汉内部的阻力。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,原著中的“烛龙”是奉诸葛亮密令行事,背叛李严也好,背叛曹魏也罢,一切都出自诸葛亮的计谋,一直都是诸葛亮在下一盘很大的棋;而剧中“烛龙”并非诸葛亮的死士,他奉司闻曹之命打入曹魏、奉曹魏间军司之命打入蜀汉、与冯膺和杨仪做局搬倒李严,诸葛亮都不知情。

我们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这条区别呢?因为它关系到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。如果“烛龙”是诸葛亮一手安排的,那就说明诸葛亮城府极深,心肠极硬,为清除政敌和兴复大汉而无所不用其极;如果像剧中演绎的那样,诸葛亮最初不了解“烛龙”的计划,也不知道亲信杨仪在暗中操盘帮他清除政敌,那就说明诸葛亮胸怀坦荡,不计私利,走的是君子治国路线。

通过多年布局,诸葛亮扫清政敌

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政敌呢?确实有,而且他最大的政敌确实是李严,就是剧中那个手握重兵、反对伐魏、被人尊称“大将军”的胖老头李严。

三国鼎立之前,李严本是四川军阀刘璋的部将。汉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年),刘备攻入四川,刘璋派李严在绵竹阻击,李严却率领大军向刘备投降,使刘备得以长驱直入。事后论功行赏,刘备封李严为“兴业将军”。建安二十三年(218年),盗贼马秦、高胜扯旗造反,几万人攻打资中县,当时刘备在汉中抵挡曹魏,来不及回军平叛,当时李严率领五千官兵去资中征讨,砍掉了马秦和高胜的脑袋,让刘备再无后顾之忧。然后刘备称帝,于223年病逝,临终托孤,让诸葛亮以丞相身份管政治,让李严以“中都护”身份管军事,可见李严是极受刘备信任的托孤重臣。

秦汉和三国时期,丞相权力最大,仅次于天子,地位比将军要高,所以李严虽然在名义上管着军队,实权并不如丞相诸葛亮。李严有没有嫉恨诸葛亮?史无明载;诸葛亮有没有忌惮李严?《三国志》也没有确切文字加以说明。但从蜀汉后主刘禅在位时发生的三件大事上可以看出,两人之间是有矛盾的。

第一件大事,诸葛亮南征。

公元223年刘备刚刚去世,蜀汉境内的南中就爆发叛乱,而直到两年以后,诸葛亮才率军南征,顺利平叛,这也是《三国演义》里“七擒孟获”那段故事的历史原型。

救兵如救火,诸葛亮为何等了两年才出兵平叛?是无将可用吗?并不是。那时候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黄忠都死了,但老将赵云健在,勇将魏延健在,“中都护”李严虽在东部边境驻防,麾下也有十几员战将可供调拨,诸葛亮却统统不用。他一边抽调官兵,一边招募民兵,准备了一年半时间,才以丞相身份亲征南中。他为啥要这么做?可能是不想更改既定的军事布局,以免曹魏乘虚入侵;也可能是不想让李严等人继续立功,将来难以制衡。

第二件大事,街亭之战。

我们都熟知“失街亭”和“斩马谡”的故事,这些故事发生在公元228年,诸葛亮首次北伐,刚开始打得曹魏措手不及,紧接着由于街亭失守而一败涂地。街亭为什么失守?因为诸葛亮用错了人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谡传》记载:“时有宿将魏延、吴壹等,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,而亮违众拔谡,统大众在前,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,为郃所破,士卒离散。”翻成大白话就是说,当时有老将魏延和吴壹(本名“吴懿”,后来晋人修史,避晋高祖司马懿的名讳,改为“吴壹”)等人,大伙都劝诸葛亮用魏延或吴壹当先锋,诸葛亮执意不听,非让马谡统带大军,结果被曹魏大将张郃打败了。

诸葛亮为啥非用马谡不可?可能是因为马谡在他南征平叛时出谋划策有功(擒孟获而不杀的主意就是马谡出的),也可能因为马谡是他结拜兄弟马良的弟弟,属于他的嫡系。

第三件大事,诸葛亮再次北伐。

这次北伐的时间是公元231年,李严负责在后方供应粮草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记载:“秋夏之际,值天霖雨,运粮不继。”天降大雨,粮草供应不上。但李严不愿承担责任,反而向刘禅上表说:“军伪退,欲以诱贼与战。”不是我不愿押送粮草,是因为诸葛丞相假装败退,诱敌深入,不让我继续押送了。

诸葛亮班师还朝,与大将魏延、姜维、邓芝、刘巴、高翔、吴班及亲信杨仪等人联合上表,揭穿了李严的谎言。刘禅震怒,将李严废为庶民,从此李严彻底告别蜀汉政治舞台。

《风起陇西》里的李严并非不忠于蜀汉,他只是反对诸葛亮伐魏,而主张伐吴,并且嫉恨诸葛亮独掌大权,所以才要一再设计搬倒诸葛亮。历史上的李严真是这个样子吗?未必。不过从公元231年供应粮草不力并向朝廷撒谎这件事上看,他的人品确实有待商榷。

再看诸葛亮,在《风起陇西》原著中为了“兴复汉室”,不惜多年布局铲除李严,不惜牺牲派往曹魏的那些不知名间谍“游枭”,不惜牺牲自己密派的第一号间谍狐忠,说好听点儿叫“坚忍”,说难听点儿叫“冷血”。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是这个样子吗?也未必。但从他南征时不让李严参战、首次北伐时不让宿将当先锋来看,他可能确实有不断壮大自身实力、削弱其他政治力量、进而独掌军政大权的想法。话说回来,就算诸葛亮有这个想法,那也无可厚非,因为古代政治家为了顺利推行自己富国强兵的宏伟计划,往往如此。

设下反间计,诸葛亮借刀杀叛将

现代史学家研究三国,主流意见认为蜀汉政治是存在派系斗争的,并且不仅仅是诸葛亮和李严之间的派系斗争,还有其他派系的斗争,而所有派系都与刘备建国的过程有关。

刘备起兵之初,关羽、张飞、糜竺等人追随,这些人形成“元老派”;刘备在荆州依附刘表时,招募马良、庞统、诸葛亮等人,这些人形成“荆襄派”;后来被曹操攻打,辗转各地打游击,收附赵云、魏延等人,这些人形成“部曲派”(部曲即“私人武装”);最后攻入四川,收降刘璋的部下张松、法正、李严等人,后者形成“东州派”(按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东汉末年四川相对安定,东方几万家百姓入蜀依附刘璋父子,时称“东州士”,李严等人即在其中);而四川的政治中心益州(即成都)本来又有许多豪强土著,则被称为“益州派”。

刘备称帝前后,元老派凋零殆尽,益州派备受打压,主要政治力量只剩下部曲派、荆襄派和东州派。其中部曲派以魏延为首,荆襄派以诸葛亮为首,东州派以李严为首。刘备临终托孤,同时让诸葛亮和李严做顾命大臣,是安排荆襄与东州两大政治势力互相制衡的一招妙棋。至于部曲派的魏延,有勇而无谋,有军事经验而无政治经验,倒比较好辖制一些。

刘备没有料到的是,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远远超过李严,选人才、修水利、兴农桑、办学校,又连续南征北伐,不仅在民事上颇得人心,而且在军事上不断壮大,最终将李严的势力连根拔起。平心而论,诸葛亮用人是相当公允的,赶走李严以后,他又重用东州派的人才,甚至将东州派的费祎指定为接班人,体现了一个优秀政治家的胸怀。

东州派另有一员大将,名叫孟达,是李严好友,在荆州之战关羽遇害后投奔曹魏,后来又想重回蜀汉,结果被曹魏大臣司马懿斩杀。按照《晋书》记载,孟达其实不是被司马懿一人杀死的,而是死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不约而同安排的一场反

关键词: 风起陇西 马伯庸同名小说 历史背景 诸葛亮南征
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