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,《流浪地球2》票房达36.51亿,超过了《红海行动》,进入内地影史票房前十。
目前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的顺序如下:第一名《长津湖》 57.75亿;第二名《战狼2》 56:94亿;第三名《你好,李焕英》54.13亿;第四名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50.35亿;第五名《流浪地球》46.87亿;第六名《唐人街探案3》45.23亿;第七名《复仇者联盟4:终局之战》42.50亿;第八名《满江红》42.34亿;第九名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40.67亿;第十名《流浪地球2》36.52亿。
(相关资料图)
《流浪地球》两部电影都登上了这个榜单,导演郭帆自然也成为了中国影史留名的人物。一个系列电影的第二部,评分达到了8.2,比第一部7.9还高了一点,出人意料地做到了续集比前作更让人满意的程度。
而且,这评分不是观众因为喜爱第一部带上了滤镜,带着情怀才对这部电影打得高,的的确确是因为电影真的足够优秀。三个多小时的电影,内容塞得满满当当,坐在电影院里都不敢去厕所。电影的好,其实都不用咱们自卖自夸,看外媒酸得直跳脚就知道怎么回事了。这不好,那不好,就是知道点好却不愿意承认罢了。试想一下,如果真的烂,外媒需要这么认真看了一次又一次,找各种各样站不住脚的缺点吗?
只是,有一件事让人不得不注意,从大年初一和大家见面开始,《流浪地球2》上映已经接近一个月,也就是票房高峰期快要过去,该看的观众都看过了,再加上马上又要迎来憋了很久的进口大片袭来,就算是密钥延长到五一,后续票房不一定会有重大突破,那么,第二部距离第一部十亿元的票房差距,也就能难赶上。明明是第二部的口碑比第一部的好,票房表现反倒不如第一部,真是叫人感到奇怪。
两部电影票房上产生的差距,可能不是电影本身的口碑,而是这三方面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,是电影最大的优点——硬科幻,却不能适应部分观众。
人人都夸《流浪地球2》的科技感太强了!强到让大家不敢相信这是中国人能拍出来,强到让大家觉得这东西存在的理所应当,因为片子里处处是科幻。然而呢,有人推崇,就有人排斥。
影片里出现的太空电梯、月球基地、行星发动机、无人驾驶汽车等,确确实实充满了硬科幻风,硬到连原著作者刘慈欣本人都觉得卧槽。更牛的是,影片与徐工集团合作,共运来了六十余台的设备以及四百余件的零件,拆了人家工厂半条生产线的工装,将其转移到青岛的拍摄基地,为大家呈现出来了重工业美学的创新和发展前景。
就是这个,对普通观众门槛太高了。哪怕不说这些东西的具象表现,看一眼徐工集团在接受采访时,向大家介绍的这些装备的文案:从UEG越野底盘运输系统到无人作业的大型机械设备“钢铁螳螂”;从能上升到17米高空的伸缩臂插桩机,到全身布满视觉传感器的无人水平运输车。
说实话,就是这些汉字摆在一起,都需要一定时间去理解。好多普通观众平日里连Excel都搞不明白,何况是这些更复杂、更深奥的东西。
第二个原因,是有人发现了《流量地球2》存在排片问题。
自从大年初一以来,《流量地球2》的排片率就从未上过30%。排片不够多,票房累计就慢。而且,据灯塔数据报告,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不仅以连续多日以不足27%的排片贡献着30%左右的票房,还成为了中国影片票房总榜前十名里唯一一个排片率没有超过30%的影片。目前,小破球的排片占比仍然是26.8%左右,票房占比32.7%。没有imax,没有大规模排片,第一部上映的时候,小破球所到之处摧枯拉朽,无人能敌,也有着压倒性排片的功劳。今年,却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没有大规模排片,票房自然上不去。
第三个原因,是故事线太紧张, 不适合合家欢。
片长三个多小时,一节更比六节强,一张电影票,看了三部电影,这的确是良心。但过年这个节骨眼,出来看电影的大多是全家老小,想必不少人在影院里听到了老年人的抱怨声,他们真的坐不住啊!所以说,第二部劝退了很多老年人,也就是把一大家人都劝退了。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
热点
- 作为新型零售业态之一 即时零售近年来正成为撬动消费增长不可忽视的新动能
- 更具有沉浸性和体验性 农业旅游已经不再是“传统”意义上的农家乐
- 脱发年轻化带来了市场扩增 各大厂商通过不同形式入局期望分得一杯羹
- 上半年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 预制菜是花高价吃料理包吗?
- 在国民支出中占比将达46% 服务型消费快速地迭代发展持续焕发生命力
- 成了资本眼中的“好生意” 不少知名企业都在积极跨界布局咖啡赛道
- 新增超千家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国庆期间预制菜整体销量较去年大为增加
- 值得借鉴和共享 上海、重庆出境游业务有助于国内旅游业进一步走向世界
- 假日经济按捺不住的“火” 今年“十一”消费有了新特色和新亮点
- 前八月亏数千万九月扭亏为盈 车市的“金九银十”要来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