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>娱乐 > 正文
1993年是李连杰年,经典之作频出,一代宗师终有了具象|全球热议
2022-12-27 10:07:01 来源:腾讯网

李连杰就是一代宗师的代名词,几乎演遍了我们熟知的所有宗师。


(资料图片)

如方世玉、霍元甲、张三丰、黄飞鸿、洪熙官、陈真等,除了黄飞鸿之外,其他都是由李连杰本人主导。

这些电影无一例外,都在重复这样的故事,那就是影片中充满了愤怒和反抗,包括《中华英雄》和《中南海保镖》也是如此。

李连杰的电影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愤怒和反抗呢?这与他的三次腾飞有关。

小时候的李连杰已经是武术队顿顿可以吃上四菜一汤的好苗子了,金牌拿到手软,但在1979年因伤退出武术界。

这一退并未让李连杰的武术生涯就此终结,反而迎来了另一番生机,左派电影公司长城影业的导演张鑫炎找到李连杰,请他主演《少林寺》。

1982年,《少林寺》在内地上映,以平均一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.61亿元的票房。

之后在香港上映,不仅改变了香港功夫片的拍摄模式,还位列当年票房榜第三位,力压成龙的《龙少爷》,洪金宝的《提防小手》。

但票房数字再夸张也跟李连杰没关系,因为他拿的是1元1天的固定工资,吃的也是盒饭,10个月下来挣了300多元。

这时的李连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公平,因为《少林寺》剧组的演员都是内地人,大家的片酬和饮食一模一样,没什么三六九等。

《少林寺》热卖,李连杰顺理成章的进入演艺圈,成为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力捧的新人。

趁着《少林寺》的热度,张鑫炎召集原班人马,紧锣密鼓的筹备《少林小子》,故事跟《少林寺》没多大区别,但胜在新鲜。

《少林小子》在香港拿下2228万票房,年度第三,将成龙、洪金宝、元彪三人合演的大片《快餐车》斩落马下,李连杰彻底走红。

彼时的香港电影市场基本就是嘉禾与新艺城的二人转。

邵氏虽家大业大,但电影业务已经颓势许久,为了最后一搏,他们请来李连杰,跟刘家良合作《南北少林》。

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不俗,1810万,是刘家良首部破千万票房的电影,但这部电影也是李连杰第一次告别电影圈的源头。

不同于《少林寺》和《少林小子》都是内地演员,《南北少林》是内地和香港演员各占一部分。

两种主义,两种制度的差异让李连杰开始愤怒与反抗,而这种反抗与愤怒也贯穿了他的电影生涯。

李连杰他们的片酬还跟《少林寺》时期一样,可香港一个跑龙套的一天都能赚50块,甚至几百块,是他们的几百倍。

导演刘家良极其随便的作风也令李连杰不爽。

约好拍日出,李连杰他们天不亮就爬到山上等,一直等到10点多,刘家良才慢慢悠悠的走来,喝了杯茶,转了一圈,说日出不好,明天再拍。

如此傲慢的态度,再加上自己流血流汗才拿那么点钱的不公,李连杰当天就找老板罢演,公司老板劝住了李连杰,并答应下一部电影由他自己主导,李连杰这才返回了片场,继续拍摄《南北少林》。

这部电影就是李连杰第一次自导自演的《中华英雄》。

电影开篇就是战争大场面,与以往香港电影棚拍的局促不同,《中华英雄》的战斗部分够大、够燃。

中间穿插的是李连杰凶狠、凌厉的动作,主题不乏爱国情怀,再加李连杰当时的名气,怎么看都是一部大卖作品。

李连杰对《中华英雄》也很看重,可上映后观众根本不买账,票房仅有373万,李连杰对电影心灰意冷,到美国定居。

本来以为李连杰就此告别了电影,但“欧神”出现了。

1989年,捡漏之王罗维邀请李连杰回港出演《龙在天涯》,促成了功夫之王与喜剧之王周星驰的首次,也是唯一一次的合作。

在《龙在天涯》中,李连杰的表演在周星驰的反衬下显得有些木讷,再加上不着调的剧本,让《龙在天涯》是一部十足的烂片。

但该片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,片中的利智和李连杰因戏结缘,结为夫妻,徐克看到了李连杰还对电影有兴趣,让李连杰有了第二次腾飞。

1989年徐克赴美进修电影,同时策划自己准备多年的“中国往事”系列电影。

在拜访同样居美的李连杰时,徐克跟李连杰拍了《黄飞鸿》之前的实验品《龙行天下》,让徐克坚定只有李连杰才能出演黄飞鸿。

回港之后,一拍即合,《黄飞鸿之壮志凌云》顺利拍完,2970万的票房,年度第八的成绩,让李连杰继《少林寺》之后再度大火起来。

《黄飞鸿》开了个好头,续集接踵而至,只是本以为是再创辉煌的1992年,却让李连杰过得胆战心惊。

与嘉禾约满后,嘉禾并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拍完四部电影,还欠李连杰300万片酬,李连杰便向其追讨,但遭到嘉禾和罗大卫的压制。

李连杰为反抗,决定罢演《黄飞鸿之二:男儿当自强》。

嘉禾曾找人替代,但徐克和制片方看完后觉得此人与李连杰相差甚远,不得不承认电影失败,承受李连杰罢演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。

最后在徐克等人的努力下,以及嘉禾的让步,再次请回李连杰,电影顺利拍完,1992年4月16日上映,也是在这一天,李连杰的经纪人蔡子明被枪杀。

2007年,李连杰作客《杨澜访谈录》,问起蔡子明被杀一事,他说到:“其实那几年江湖上死了不少人。”

但是令人奇怪的是,处于风暴中心的李连杰却相安无事,他分享了蔡子明对他说过的一句话:“大家想要的是蛋,不是要那只鸡,不会杀了那个鸡。”

李连杰就是那只会下金蛋的“鸡”,彼时的他在香港和东南亚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。

就算1992年是周星驰年,他的《笑傲江湖2:东方不败》也能挤进年度票房榜前十,力压成龙的《双龙会》和《警察故事3:超级警察》。

但通过这次事件也让李连杰明白,与其被人掌握,不如自己赚钱,同年他与元奎成立正东电影公司,跟向华强、向华盛兄弟展开合作。

正东电影公司的创业作是1993年上映的《方世玉》,这一年也是李连杰年。

李连杰有三部电影打入年度票房榜前十,《方世玉》《方世玉续》《黄飞鸿3:狮王争霸》。

《方世玉》系列打破了其他制作公司对李连杰的轻视,成为了继黄飞鸿之后,李连杰有一个经典角色。

之后李连杰与王晶接连合作了数部兼具票房、口碑、娱乐性的电影。

如《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》《新少林五祖》《给爸爸的信》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》等。

在这些无厘头的喜剧电影中,王晶充分挖掘了李连杰的喜剧天赋,李连杰的搞笑表演也好于《方世玉》时期。

这一时期的李连杰分为一本正经和耍宝搞怪,跟王晶是后者,跟其他导演是前者。

如袁和平导演的《太极张三丰》、元奎导演的《中南海保镖》、陈嘉上导演的《精武英雄》。
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那就是不论是哪种状态,不论每天要赶多少个片场,这时候的李连杰是开心的,因为都是在为自己赚钱。

1996年,李连杰主演的《黑侠》,在美国上映一个月后票房达到一千万美元,这让李连杰走向国际有了门路。

两年之后,在袁和平的推荐下接演《致命武器4》,第一次闯荡好莱坞就与梅尔·吉布森合作,1.3亿美元的票房让他成功进入好莱坞主流。

2000年,主演好莱坞电影《致命罗密欧》,此时李连杰的片酬已经达到了一千万美元,成为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动作演员。

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,李连杰的拍片数量急剧减少。

90年代鼎盛时,一年有数部片子上映的盛况不再有了,所拍摄的电影也都良莠不齐,被记住的有且仅有《英雄》《投名状》等。

但当我们回顾过去的光影时代,李连杰就是不可磨灭的符号,看电影不聊李连杰,相当于去北京,不上长城。

关键词: 一代宗师 中华英雄

相关阅读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