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>娱乐 > 正文
每日看点!【直播】藤井树x甘剑宇x黄旭峰:创投是青年导演的催熟剂吗?
2022-11-05 07:50:36 来源:腾讯网

上周六,“藤井树说电影”直播间聊了一个紧贴行业的话题:电影创投,两位嘉宾分别是青年导演、重庆青年影展的创始人甘剑宇和制片人、工厂大门影业的创始人黄旭峰。阿甘老师和大峰老师的工作与电影创投有很深的交集,“创投”这个环节对大部分普通电影观众来说非常陌生,但却是和热爱电影的年轻创作者息息相关的一段经验历程。


(资料图)

今天的直播综述,照例摘录本次交流的部分精彩对话。本场都是干货,强烈建议去直播间点击收看完整内容。

年轻电影人的创投之路

1

藤井树:贾樟柯导演之前说过,电影节是电影人走亲戚的一种方式。每年从春天开始,一般4、5月是北京国际电影节,6月是上海国际电影节,7月在西宁有FIRST青年电影展,10月有平遥国际电影展,11月有重庆青年电影展,年底还有金鸡百花电影节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等。我们在电影节展上见朋友、聊项目、发掘新的创作力量,这些平台的创投单元也办得越来越好,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各自的喜好和特色,聚拢和吸引了大批新锐、优质的电影人。

创投对青年创作者来说算是进入行业的一个起点。首先,他们要有强大的信念,相信自己做的这个项目,要严肃认真地把一切文字呈现的内容拍成一部电影;其次,要找到互相信任、互相支持的合作伙伴,电影是集体创作的过程,团队不能像没有分工的草台班子,对一个年轻人来说,各个岗位都自己包揽去做,也不够稳定和踏实。

我个人的感受是,创投对年轻电影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初舞台,如何站上这个舞台,以及用什么样的姿态在有限的亮相时间里充分利用它,是个有门槛的技术问题,请两位跟我们展开聊聊。

制片人、工厂大门影业创始人  黄旭峰

大峰:创投是个非常好的机会,我们国内有很多创投,有才华的创作者,在这种场域里一定会被看到。我参与了国内外很多创投,一些观察和感悟是能出来的作品,项目本身的特质都非常鲜明:要么有独特的作者属性,作者表达自恰、完整;要么具备商业片流畅的叙事能力,类型特征清晰;切忌两边摇摆。

通常第一次参与创投的大部分年轻创作者往往没有准备好,建议大家最好有相对成熟的剧本和相对完整的团队,并且团队本身要对自己的项目有深刻理解。因为参与创投,无论拿奖与否,都有机会面对很多资方,如果团队不够明确自己想要什么,就会被来自各方的意见裹挟。有团队、有剧本的项目在参与创投的过程中更便于获得有效的助力,不然容易浪费时间,也会影响导演的信心。

青年导演、重庆青年影展创始人  甘剑宇

阿甘:我觉得对创作者来说,参与创投最重要的有两点:第一是故事够好、够清晰;第二是要向大家展现,作为创作者我有能力把作品好好完成。对于大纲的判断是一部分,我们也期待创作者能不能给出更多信息,让我们相信这个作品是一个好的东西。

近些年创投越来越多,大家开始重视这件事,都很卖命去做,比如会拍一些小样。这是很有诚意的做法,可以直观地展现创作者的能力、热情以及他作品的方向和气质,这样的沟通很有效,评委的判断也会更准确。

年轻导演如何从“0”到“1”

1

藤井树:我们一直提到“新”导演,每年的创投单元中,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年轻创作者,他们有的性格外向、善于言辞,可以高效准确地介绍自己项目的特色和卖点;有的就比较内敛,他们情感上敏感细腻,文本层面非常扎实,表达上却没那么吸引人;有的已经拍过大量短片、广告,没有长片创作经验;有的则在实践方面相对生疏,只做过文字工作。

这个“新”的程度是非常微妙的,作为有经验的制片人,大峰如何定义这种“新”导演从“0”到“1”的过程?以及阿甘作为导演,回顾自己第一部作品的创作,有没有遗憾,哪些感受可以和我们分享?

大峰:阿甘前面说的非常重要,工厂大门成立至今五年了,“0”到“1”的部分我们做了9个,是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。我们如何判断每位创作者的可能性,第一导演要有清晰、准确的文本,第二看导演以前拍摄的作品,这一点非常重要,可以明确知道能不能帮助他;第三我会反反复复和导演聊为什么要拍这部作品,这是个复杂的问题,很难回答,关乎创作者本身的自恰。

这些年来我们也总结形成了关于开发的方法论,整体来讲,创作者可以是个新导演,但他最好做过很多尝试、拍摄过短片或长片,作为制片公司,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到他。

这当中的考量是多维度的,文本是一部分,对于很多要拍摄自己长片的导演来说,我们在沟通为什么要拍的过程里,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是不是一个“将军”,一个有强烈意志、清晰逻辑、足够稳定、有坚决执行力的人。他可以想不到一些事情,让制片人和制片公司帮他查缺补漏,但他要头脑缜密,可以带领几十上百人打仗。因为进入现场阶段后,制片人什么也做不了,不能代替导演做决策,一切都需要导演自己想清楚。

阿甘:大峰老师说的我很有感触,一个剧组有很多人,对大部分人来说,就是来打份工、赚份钱,我们不能要求组里几十上百人的团队,每个人都是为了电影梦想在奋斗。导演自己必须很清楚,我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电影。对很多年轻导演来说,这也是困难所在,要证明自己为什么值得相信,为什么需要支持,大家投钱、花时间帮助你完成一部作品,过程中要求所有人信任、配合、听从你,这个过程需要你自己去争取出来。当中必然是有摩擦的,但你一定要做那个最清楚片子走向的人。

我始终觉得拍摄是个减分的过程,我们脑海中想象的一切都是完美的,进入真正的制作层面,就开始慢慢降分,找不到最想要的演员、天气不佳、资金不足、时间不够、档期不合、工作人员的能力欠缺、配合不好等等。关于遗憾,在拍摄过程中,因为有来自各方的声音、不同的意见,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、拍摄周期的压力,的确有很多妥协的部分,那种感受哪怕到现在回顾,也会觉得遗憾。当然这也是一种平衡,我相信每个导演都会有这样的时候,在平衡和妥协中,把最重要的东西留下来。从我个人角度,如果再有机会,我希望把这样的遗憾放到最小。

产生分歧,如何面对

1

藤井树:我们都亲身经历过很多项目落地完成的过程,这当中有遗憾,也涨了经验和教训。就我个人而言,作为制片人,在之前的拍摄过程中我不管创作,只监督进度的完成,但可能因为种种不确定的因素,原本的拍摄计划被迫调整,导致后续一系列问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出现,也由此和导演发生分歧。筹备期是非常重要的,阿甘在拍摄《铤而走险》的过程中,有没有发生过剧本与实际拍摄不符的情况?

阿甘:当然有。筹备期的确非常重要,筹备没有做好,等于在现场发挥、创作,出现失误的风险就会加大。对经验不够丰富的青年导演来说,和所有人达成一致,在现场完成执行和生产的部分,把临场创作和不可控因素尽可能减到最低是最好的。

现场发生分歧是不可避免的,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。对年轻导演来说,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听意见,我觉得一个好导演需要听意见,不管剧本或创作层面。很多时候大量的意见确实是无意义、不管用的,但如果真的听到一个对项目有所帮助、对故事有所提升的意见,能解决你的问题,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。而你要做的只是听就好了,听又不用花钱。更细微的问题往往在于,提出意见的人是谁,比如制片人,那这个意见可能就会牵扯到更多执行层面的问题。在这种分歧时刻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,非常考验个人情商及沟通能力,对很多年轻创作者来说,这都是严肃的考验。

创投之后,继续选择

1

藤井树:每年各个电影节展的创投单元中,我们会遇到不少重复的项目,它们辗转在各个电影节亮相、宣讲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我们都说每部电影有它自己的命运,进入创投只是项目的开始,对一部电影来说,它的目标必然不仅仅是进入创投、拿个奖,而是未来长足的发展。比如《人生大事》和《爱情神话》,都是从创投起步,最终在大银幕和我们见面。在创投单元的宣讲如何能更好地引起评委的兴趣,这里真的存在方法论吗?参与创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?

大峰:首先还是上文所述,导演要在创投中清晰呈现想要表达的内容,这是最重要的,文本的成熟度可以后续再打磨,在短暂的几分钟里,导演要找到自己项目最大的亮点,让评委和资方产生兴趣。我相信大部分导演都是很聪明的,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步,在此之后更为关键的是,判断介入自己项目的制片方是不是真的有非常强烈的驱动力,愿意相信你的表达,并且能为你提供帮助。

对一个导演来说,这就像谈恋爱,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中,需要导演自己去做判断。创投其实也在考验资方,那些最终完成的项目,除了创作团队本身相对成熟和考虑比较清楚之外,后面一定有资方在坚定地推进,和创作者站在一起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,资方的判断和开发能力,决定项目的发展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分享到: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