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《梦华录》,盘活了今年的内地古装偶像剧(以下简称古偶剧)市场,该剧成为爆款破圈。剧情之外,它所描绘的雅俗并举、烟火气十足的北宋市井生活画卷,也在播出后引发热议。如果古偶剧已成为当下影视娱乐消费刚需,成为备受青少年受众所喜爱的流行文化的分支,那么,到底怎样的故事才能打动现代人的心灵?“古”与“今”的文化又该如何交融?
作品需要有现代意识
而不是堆叠现代元素
《梦华录》讲述了三个女人经历各种困境,携手勇闯东京,并与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相识,最终姐妹齐心,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永安楼变成东京最大酒楼的故事。《梦华录》主创从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》等古代文学笔记中汲取养分,来丰富古偶剧内涵与人物塑造,为古偶剧创作吹来一阵清雅之风。
曾在年少时便惊艳众人的刘亦菲时隔16年后重回古装剧赛道,让这部剧在拍摄期间就备受关注,其绝美的古装扮相和多年武术功底形成的舞蹈身姿,再次刷屏。刘亦菲扮演的赵盼儿与陈晓扮演顾千帆之间的爱情线,在让众人感叹“刘亦菲好美”之外,纷纷磕起了“顾盼生辉”组合,两位演员的惊喜合作使得新剧的口碑和热度快速攀升。在具体情节展开中,主创没有用露骨的表白或是急躁的“撒糖”敷衍观众,而是懂得在言语之外的留白,含蓄内敛的情感与人物古装形神合一,让观众耐下性子慢品细读。
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石小溪说:“古偶剧的目标受众群是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的女生,她们在挑选古偶剧这一电视剧类型时,最为看重演员的颜值和爱情戏份的甜度。编剧在创作这一类型作品时,往往会被要求主要戏份围绕男女主角的爱情线来写。但爱情戏反而是最难写的,很多编剧为了填充分量会设计一些狗血或者虐恋的桥段。当这些设计不够精巧,并且演员也没有很好入戏的时候,这类剧集便容易呈现出低智和‘工业糖精’的弊病。”
《梦华录》播出后,“感觉自己的眼睛得到了尊重”是许多观众对该剧的评价。石小溪说:“受众所感慨的被尊重,在一方面是指剧中几位主人公尤其是男女主角的出众颜值,另一方面则是指该剧在选景、构图、配色以及镜头语言上呈现的美感。该剧不仅没有出现过度滤镜和低劣抠图等古偶剧容易出现的弊病,相反,还在视觉美感的营造上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表现。”
杨阳此前执导过男性题材古装玄幻剧《将夜》,以及现实题材剧《功勋》“黄旭华单元”,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。她谈起创作初衷时表示,这几年拍了很多男人戏,一直渴望能够拍一部表现女性的作品。“在《梦华录》里看到了很多‘现代(意识)’的女孩‘北漂’的故事,用古装剧去表现‘现代’生活,把这两方面做一个很好的结合,这个与我以往的创作是不同的。”
剧中,赵盼儿面对生活的打击与馈赠都坦然接受,她和顾千帆从看不顺眼到有所动心,是成年人之间的情感思量与拉扯。赵盼儿、孙三娘和宋引章三姐妹在感情上各有不幸的过往,却有非常现代的精神──面对命运的不公和外界的流言蜚语时,她们相互扶持。编剧张巍说,她上大学时就被元杂剧、宋元南戏优美的文字和充沛的人情味深深吸引。“尤其是关汉卿笔下的女性人物,即使放到今天来看,她们身上所呈现的侠义、善良、勇敢、聪慧等性格特点,也是非常具有现代精神的。”
《梦华录》里,赵盼儿擅长点茶,孙三娘擅长厨艺,宋引章擅长琵琶,三姐妹组成的“大宋女子事业天团”经营的“半遮面”茶楼正是热闹繁华的东京市井生活的一个生动切面。就如导演杨阳所言:“在《梦华录》中看到了很多现代女性的样子,特别希望可有给我们观众一些共性点,在自己想要放弃的时候,坚强地站起来,永远不会向恶劣的命运去低头。”
石小溪表示:“人的情感拥有多种维度,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,都只是所有情感关系中的一种。但国产影视剧作品对于男性多层面情感的刻画较多,展现女性友谊与互助主题的剧集较少。这部剧成功刻画了三位兼具人性弱点与闪光点的女性角色,对于女性友谊的设定和表现也容易让观众共情,是值得肯定的现象。”
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副主任颜彬认为:“创作者在《梦华录》里加入女性友谊这层设定,实质上是对当前观众体验的有效预判。爱情与权谋等强情节的设定,观众已经太过熟悉,慢下来成为观众新的需要。女性友谊这些情节性不强,但情绪性较强的设定自然成为创作者新的切入。赵盼儿身上有当代女性的身影,与单纯的大女主的脾性不一样,作者还给赵盼儿加了很多市井气,敢爱敢恨的同时也兼具邻家女性的可亲近感,无疑为作品打开了空间。”
展现传统美学意境内涵
历史元素要经得起考据
《梦华录》播出后,顾千帆(陈晓饰)茶铺初见赵盼儿(刘亦菲饰)时的一句调侃“乡野村妇”,因为和剧中人物强烈的反差感登上了热搜。事实上,剧中的赵盼儿美貌聪慧,她的妆容装束与别致的茶楼环境相得益彰,点茶的手法更是优雅从容,本身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北宋市井风俗画。
从山到水,从景到物,从构图到人物,每一帧画面都十分讲究,颇具宋朝山水画的风韵,让人一朝梦回东京。盼儿的一句“东京真是,富贵迷人眼”,道出了大宋东京的繁华。唐朝是雍容华贵之美,那宋朝就是清丽沁润之美。
为了刻画出有烟火气的北宋市井戏,剧组从无锡水浒城乌篷摇曳、波光粼粼的江南春色,到襄阳唐城飞檐墨瓦、灯火辉煌的盛世繁华,除了集齐四大影视城的豪气,剧组还辗转南浔、绍兴、嘉兴等十地实地取景,配合向宋画看齐的考究构图,实力呈现了诸多美景。
剧中,女主出场便是划船采花归来的场景,这些鲜花主要用于茶坊的插花和清供。赵氏茶坊的茶桌、供台、门口等都放了插花。在东京新开张的茶坊也是先布置插花,青瓷花器搭配当季鲜花,风俗高雅。在街道上,各家各户门口也都摆设着盆栽和植被。按照导演的话说,“因为这植物活着,肯定是有人来管它们,所以你虽然没有看到人,但是你看到这个城市是活的。”
“《梦华录》是一个很丰富多彩的女性题材,活色生香、美艳、生动,是一个非常有烟火气的市井戏,都是百姓生活、寻常人家。但‘生动’也是建立在一个生活的基础上,我们讲述的这个年代是一个集大雅于一朝的朝代。”杨阳说,“我希望我们的景不要太堆砌,让演员穿好了服装,站在那个景里,他们浑然一体,成为一幅画面。”
宋代饮茶之风盛行,斗茶也成了一种全民活动。《梦华录》就对“点茶”进行了细致的设计,“碾茶、热盏、击拂、水痕”这些工艺流程都一一呈现。被弹幕戏称为“最早的咖啡拉花”的茶百戏也是精彩绝伦,茶百戏是以清水使茶汤表面变幻图案的技艺。剧组在筹备期间专门请来了“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”章志峰给剧组讲课,希望借赵盼儿之手展示中国传统非遗“茶百戏”的韵味。
除了对北宋茶文化细致入微的呈现,追剧的观众也知道了:北宋把汇票称作“飞钱”,一贯铜钱可以重达四斤;对一县之长的尊称不叫“大人”而叫“县尊”等。在宋朝,簪花、蹴鞠自然不能少。剧集片尾处还有剧中人物讲解的科普小课堂,另外,剧中宋朝的盲盒经济、外卖文化以及十二种点茶工具等,每一处都暗藏着剧组对宋朝的用心呈现。
编剧杨巍还透露,孙三娘被设定为很会做菜的女厨子,《宋宴》这部书的两位作者徐鲤、卢冉担任了《梦华录》剧本的茶艺、菜品方面的顾问。另外她表示,剧本创作中融入了传统节气:“从剧本一开始就想过用24节气来表现时间推移,因此曾经有一版剧本的开场戏是赵盼儿画《九九消寒图》盼着未婚夫归来。”
拥有传统文化的加持,影视剧在审美上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。近年来,带货传统国潮,挖掘文化内涵,早就有《长安十二时辰》这样的爆款。另外,《风起洛阳》带火洛阳美食、美景、人文习俗,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聚焦传统京剧,《延禧攻略》里呈现点翠、绒花等非遗,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剧集的内容,也提高了电视剧的文化品质。
石小溪表示,“影视剧的生产是一种关于想象力的消费。古偶剧兼具古代生活和现实爱情两种想象,本应在这两种想象之维上寻求突破。偶像剧的爱情模式已相对固定、不易创新,很难单纯凭借人物和情感关系的设定吸引受众。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,还有浩瀚的美学和文化素材可以给影视剧受众带来视听美感的享受。把这些元素有机融入剧集,在情节剧作和视觉呈现上善用巧思,便可以带来更有文化与美学冲击力的想象力体验。”
架空历史的古偶剧
更要接地气讲逻辑
古装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口味的演变,如今早已超出了传统正剧、宫廷剧的范畴,加入了更多偶像和玄幻的商业元素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,《花千骨》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《香蜜沉沉烬如霜》《楚乔传》等古偶剧在这个模式上已十分成熟,更多的后来者也因为同质化严重,内容无营养被人诟病。
去年以来,有个话题不断被观众热议:“谁来拯救下现在古偶剧男主的颜值,网友直呼怀念俊男美女齐聚的年代”“大量相貌普通、演技平平的演员在片中饰演各种冠绝三界的神仙,上演毫无逻辑的恋爱戏码”等,许多观众表示不能忍。因为市场追捧,古偶剧的操作出现诸多问题令热播古装剧陷入尴尬。2022年过半,多部古偶剧已呈现在观众面前:比如改编自伊人睽睽的小说《我的锦衣卫大人》,袁冰妍、郑业成领衔主演的《祝卿好》;迪丽热巴、任嘉伦领衔主演的古装神话剧《与君初相识》,流量和播放量不错的剧也不在少数,但令人遗憾的是,“粉丝”买单和捧场居多。
古偶剧层出不穷,能让观众记住的却寥寥无几。颜彬分析道:“创作者对剧作类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,这是既往古装偶像剧最大的问题。现代时空的偶像剧自带架空感,相当于是对真实生活的脱离。在古装的基础上,继续‘偶像’,相当于是双重架空,观众几乎找不到与古装偶像剧链接的抓手,导致了这些剧不被观众认可。”
反观近几年的热播古装剧,大多都会刻意做与现实的链接。比如《庆余年》里的当代角色性格;包括这一次的《梦华录》中比较强烈的市井气和生活气,实质上都是让当代观众确立与古装剧的链接切口,实现观众对角色的移情。
在“古偶剧”这个名词诞生之前,多少优质的古装爱情剧无不取材于明清传奇、民俗传说。用古代语境书写现代价值观,由虚转实,尝试寻求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的创作也屡屡出现。谈及这种变化,颜彬说:“和十来年前不一样,故事的‘传奇性’已经不是观众的挚爱,现实生活的丰富让观众开始更在意影视作品中所传递的‘情绪价值’,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创作难度会稍大一些,这种有限制条件的创作,也会让故事更具有戏剧张力,现实时空的真实情绪也比较容易为创作提供养料。”
另外,观众也在悄然发生的变化。颜彬说,观众已经不容易被电视剧中“大情节”的跌宕所感动,而是更容易关注“大情节”背景下那些鲜活的个体生命,“《梦华录》里的宋朝美学、宋民生活、茶文化、插花艺术等多种传统文化的加持,实质上是为观众提供了‘情绪停留’的时间。面对剧中的诗意盎然,成为观众们‘向往的生活’。”“慢”的场景与“快”的情节碰撞,成为当前古装偶像剧的变化趋势。
如何切中观众的脉搏、拍出观众喜爱的作品,这确实令人捉摸不透。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面对观众,但并非一定是讨好观众。相对于行业的规律性认识,现实观众的喜好更具“多样性”和“遮蔽性”。颜彬说:“所以,创作者可以去尝试主动面对观众,但不需要去刻意讨好观众。观众终究是被‘发现’的,而不是被‘发明’的。”
古偶剧的创新也从未停止过。未来的古装偶像剧应该不要止步于对大事件、大情感波折的构建,而是应该将部分笔墨放置在对“现实时空”的构建上;增强与当前社会情绪、社会现实的链接。因为,观众更在意“感受”的,而不是“感知”的。
关键词: 从古代文学笔记中汲取养分 梦华录为古偶剧创作吹来一阵清雅之风 备受青少年受众所喜爱 古偶剧到底怎样的故事才能打动现代人的心灵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