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观看灾难片时,观众们在期待什么?也许是视觉盛宴,也许是绝境中人性的复杂与光芒,而无论是哪个方面,电影《峰爆》都没能做到足够亮眼。自9月17日上映以来,《峰爆》的豆瓣评分为6.7分,也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分数。总的来说,这部电影是典型的演员被故事拉了后腿。
《峰爆》发生在地理条件极为复杂的西南地区,一座修建十年的隧道即将竣工之际,受全球地质变动影响,地裂、地震、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呼啸而至,隧道与整个县城危在旦夕,16万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
爆破研究室主任洪翼舟和老铁道兵出身的父亲,是全片刻画的重点。这是一对很中国式的父子,儿子内敛沉默,父亲倔强要强,尤其在塑造父亲的性格时,影片做了不少铺垫:老洪虽然耳背,但就是不愿意戴助听器;买水仙花时,他的老年机用不了扫码支付,售货员让他去别家,老洪把百元大钞往柜台上一拍:“人民用不了人民币?找钱!”
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细节,不仅展现了老洪的倔脾气,也能从中感受到他对现代科技的态度。这是他和儿子的龃龉所在:在专业领域,老洪更依赖自己几十年摸爬滚打的经验,儿子更相信科学和数据。他们之间还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:当年,因为老洪在一线救援未能抽身返回,12岁的洪翼舟骑车带母亲去看病,不慎跌落水中。母亲的离去,是洪翼舟至今难以摆脱的梦魇,他一直在责怪自己,也在责怪父亲。然而灾难突然袭来,父子俩和几个陌生人被困在地底。绝地逃生的过程中,这对拧巴的父子到底该怎么相处?
可惜,电影的处理并不是很到位。洪翼舟非常怕水,影片前期在此着墨颇多。逃生途中,一片水潭堵住了前路,洪翼舟犹豫着不敢下去。老洪急了,父子间经年累月的矛盾彻底爆发。
但解决方式是什么呢?老洪一句“我没有怪过你”,就把洪翼舟近二十年的恐惧悉数化解。后来,老洪去水中探路,洪翼舟发现父亲不见了,直接跳下水,没有一丝纠结,就像他怕水这件事从来不存在。在观影过程中,这个180度的大转弯看起来相当突兀。它消解了洪翼舟那份恐惧的沉重性,把他的勇敢变成了单薄的口号。英雄并非不会害怕,他们同样有血有肉,正是这些人性中难免的“缺陷”,他们的勇敢和奉献才是那样珍贵悲壮。
在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层面上,《峰爆》确实有流于表面的不足。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影片后半段。为了保护县城,建设者们必须炸毁亲手修建了十年之久的隧道。起初,他们抗议不从,但项目负责人丁总只用大喇叭喊了几句口号,所有人立刻回心转意。陈数饰演的丁总也是槽点颇多。按说,陈数的演技不成问题,但丁总和她的同事就仿佛没有感情的机器人,永远在喊口号。
《峰爆》的观影过程经常伴随一种感觉:主创似乎知道应该要塑造人物的内心斗争,于是象征性地让所有人都纠结那么一下,然后又光速看开。在重要剧情和人物的处理上,影片一再匆匆带过,观众看不见“人”的挣扎和斗争,因此很难产生代入感,与角色和故事共情。《峰爆》意在致敬和平年代付出了巨大牺牲的铁道兵,初心很好,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几句文绉绉的台词和片尾字幕上,效果恐怕难如人愿。
影片的视觉效果也有一种微妙的割裂。电影开篇的一组展示当地地貌的长镜头确实不错,对喀斯特溶洞的呈现也够惊险壮观,但部分特效不甚理想。有观众提出,那些遍布指挥中心的大屏有些出戏,并非大家对大屏或高科技本身有什么意见,只是太过浓烈的科幻气息,让人很难分清这是高铁尚未完全修通的现实生活,还是要远征星际的未来年代。
另外,救援等大场面看得出下了成本,但与主角之间缺少互动,有些“两张皮”。这也牵出影片另一个不足。为了增强动作方面的可看性,洪翼舟飙车、下水、攀岩等戏份来了个遍,哪怕走进影院前对朱一龙持保留态度的观众也必须承认,他的努力非常值得肯定,打分时,观众们因此留情许多。但洪翼舟在暴雨中徒手攀登悬崖峭壁、筋疲力尽后还能一跃而起抓住直升机的桥段,是不是太离谱了?难怪有人质疑,“这恐怕连阿汤哥和美国队长都做不到”,因为阿汤哥扒飞机那天,至少是个大晴天。
演员们的敬业,不该被如此浪费。为了刺激而刺激的动作或场面,终归是没有温度,也经不起推敲。我们都知道,要对抗巨大的灾难,唯有靠众志成城,靠每一个平凡人的付出和各个环节的全力配合,这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,我们从不迷信神明或个人式的英雄主义,只相信自己的双手能做到的一切。在这个层面上,想要做出中国式灾难片的《峰爆》,似乎与初衷背道而驰了,归根结底,它仍然止步于一场超人秀。(高倩)
凡注有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或电头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稿件,均为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,并保留"实况网-重新发现生活"的电头。